Bookmark and Share Subscribe

站在少數的一苦的方是很新

看到有人為了Windows Phone 和 Blackberry 等少數人使用的手機和OS在論壇上護航自己的最愛。

並提出了許多民調支持自己的看法:    蘋果沒有賈伯斯就不是原先的蘋果了。

 

我對這些願意站在弱勢方加油吶喊的粉絲看法是:  你們願意支持自己喜好的品牌來捨棄和忽視大眾牌子的優勢,是很令人感覺到堅持和毅力的美德,但又覺得你們真的很可惜,犧牲了許多美好的時光來克服弱勢品牌的資源稀少的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

周邊資源的商業活動是根據使用人口多寡來決定要不要大量投產,人多的地方自然有生意可以做。

若你支持的手機型號和品牌的使用人口還沒有達到一定門檻,你要買配件是很不容易的,且你跟周遭親友不易有共鳴和互動,當大家在討論和閒聊時不易融入。

現在走在台灣的街上 只看的到iphone和samsung熱門機的周邊產品,很難看到Nokia智慧型手機的周邊商品。

 

品牌印象和app生態圈和podcast、 icloud等整合資源 ...都不是一時一刻可以改變的。

Windows 之前的惡名,包括愚蠢的App政策、不友善的UI等印象,

Nokia 的東缺一塊功能、西少一塊,不是缺了自動對焦、就是缺了什麼

兩家公司 要翻轉大眾印象還需要很多時間和市場來考驗。

今天同事傳給我一則報導

image

 

 

我的感想是,雖然便宜但是沒有整合能力,就沒有他的價值。

 

這類產品為了COST DOWN

沒有WIFI連網功能,這將會是大問題。


Amazon最大的優勢不再硬體而是在軟體,
你的電子書有配一個 email  xxxx@kindle.com  
你可以把文件圖片PDF或電子書檔案寄到這信箱

你的IPHONE 或者 IPAD 或 KINDLE 都可以同時閱讀這書籍和檔案
且你讀到哪裡,紀錄到哪裡,隨手拿起一個裝置,就可以繼續閱讀
Amazon最大勝利在於整合,

網路上有提供網誌、電子報和電子書自動派送到Kindle的功能,有免費有付費,這提供了一項非常好的商業機制運作,好的商業機制提供人們有了動機,吸引更多人提供更優質的資源加入。

Makati, Manila 的跑步地圖

這是從Nikeplus的Places的Explore功能取得的

上頭會統計使用Nike Plus App和套件的用戶最喜歡最常跑步的路線,

可以看到妳附近城市中最熱門的路跑路線

 

image

在Makati市中心還是以三角公園最熱門

image

 

 

在新市區Global City 的路線真是受歡迎,地方大馬路直,豪宅多。

image

大公司?小公司?

 

在職場的討論區上常常有人會問到

到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

 

有時聽到~

建議新鮮人到小公司可以學得一身才華、即戰力等說法

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在小公司內,通常事情多又雜,做事常常事倍功半又容易建立錯誤習慣和觀念

真正的KNOW-HOW都掌握在老闆手裡,不可能願意放手讓你學或教你。

在內 待個3~5年,你以為透過了土法煉鋼摸索,學到了經驗

實際上但大多是錯誤又離譜。

 

若能進去大公司,大公司的知識文件和前人有體系的教你一次等同外界人家10~20年的正確經驗知識和經驗。

累積的知識讓你不用再次重頭摸索。

見清大彭老師的這篇文章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2/06/blog-post_7002.html#more

台灣的人均 GDP 為何那麼低?問題出在企業與政府,而不在學校教育!

我在中科院服務期間因緣際會見識到歐美先進國企業生產力的關鍵,先說一個與「企業生產力」有關的基本概念。
我在中山科學研究院工作時認識了一套美軍軍事標準,你想得到的問題它幾乎都有規定。譬如說,在海邊架設一個鐵塔,使用年限30年,防止海風鹽分侵蝕的表面塗漆該怎麼設計?答案很簡單,查「corrosion  + painting」這組字,就可以找到一份專門的規範,告訴你在各種場合與用途下標準的塗漆該怎麼選擇,該怎麼規範,以及該怎麼檢驗成品。相關規定厚達數百頁,規定鉅細靡遺,充滿前人的智慧。
這套標準有多厚?一間六坪大的房間,從地板到天花板堆滿 Index books,每一本都是用最薄的聖經紙,字體大小都是 8pt。這只是「文件標題索引」喔!你從裡面查到要的文件名稱和編號,就要到大圖書館的微縮影片室裡去閱讀微縮影片 (文件數量太龐大,所以用微縮影片)。
我剛到中山時,只懂課本知識,實務經驗一點都沒有。靠著這一套美軍標準規範,一年後我升任一套武器系統工程設計總校正,表現出色程度讓那個有三十年設計經驗的主管頻頻稱道,聽說兩年後我離職他還嘴上老是唸著我。

 

若可以進去外商,歐美的企業建立的知識體制更勝於國內的大企業。

   「員工生產力 (P) = 員工個人能力(C)  X  公司輔助制度與資料庫(I)」


在台灣,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沒有自己的技術資料庫,沒有前後輩工作人員經驗與智慧分享的管道與制度,甚至比美國公司更強調「只有個人而沒有團隊」,乃至於彼此鬥爭消耗精力,所以 公司輔助制度與資料庫(I)值 < 1;德國企業團隊整合強,技術資料庫完備,所以 (I)  >>「1」

(所以他們的員工不需要過勞死,上下班時間比我們短,薪水遠比我們高);美國公司則高於台灣公司而低於德國公司。
試想想,你如果到這麼有制度的公司工作,專業表現是不是馬上增強數倍?如果老闆又願意給你需要創意而附加價值高的工作,你的產值是不是會馬上增長為現在的十倍?

 

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建議我的後輩和朋友能夠盡量進入大公司的原因。

另外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因素,未來你要轉職、求職、或者被獵頭,跟你接觸的HR和獵頭公司,大多看的是你大公司的歷練,會忽視你小公司的資歷。這是很現實也直接的關聯。

故選公司時務必慎之。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