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MBA企管碩士最好是要有工作經驗後來拿,會比較能夠融入和掌握。因為有了實務經驗在研讀案例的時候,你所學的東西才會像是即時的養分。而我拿到MBA學位是在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情況下取得的,所以一直到現在已經工作多年我才有機會體會書上寫的一些案例狀況,甚至能感覺的一絲的無奈。
最近讀到知名行銷講師紀香的Blog, 內有一段話讓人頗有感觸:
當組織人數眾多,會造成管理複雜度以及成本大幅度增加,而不論要推動什麼項目,都會因為人數眾多的關係造成整體前進的速度變得牛步、緩慢,再者是面臨市場挑戰及競爭時,巨大組織常常會因為繁複之組織架構,造成反應時間不及、錯失面對市場、面對問題的時該展現之速度及態度。
過去,我曾在百人以上的企業效力過,當時也問過類似的問題:為什麼公司人那麼多,卻看不到做了什麼?看看辦公室裡滿滿都是人,卻感受不出每個人該有的相對生產力、創造力。好似人越多,問題就越多,可是獲得的卻越少。
最困難的不是驅策每個人做事,而是如何讓一個人把事情做好。組織越大,對於整體未來的發展顯得更加困難。一件事情被推動,不僅要經過層層關卡,還得跨部門、跨單位溝通,在不同、多元、多樣的意見交流下,原本一件即刻可行的計畫,最後變得窒礙難行。當然,整個運作的背後有超乎想像、難以界定的各種因素影響著。只是當組織層級變得越多,事情進行的難度不會因人多而變得簡單,反而是人多後變得更複雜、更難以推行。
組織逐漸擴大,若沒有一個強勢領袖,而採用民主制、內部溝通和合作 將會是效率最大殺手。一個很簡單的市場反應,可以因為議題討論而演變的異常複雜。
有人有經驗,有人有恐懼,有人怕權力讓出,有人怕扛責,有人怕工作量增加。不同的部門單位會有不同的思考和立場。如上述引文所述,看看辦公室裡滿滿都是人,卻感受不出每個人該有的相對生產力、創造力。
人越多,問題就越多,獲得的卻越少。
一種內部消耗的弔詭現象。本來能量是對外發揮的,現在少了強勢領導人或者精神領袖的引導大家的能量精力走向,大家把資源和合作拿來對付自己人擴增自家勢力使用。
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我服務的公司,我一開始的思維是困惑和生氣。
但經過了思考和愛人給我的開示
我知道了一個分野:這世界上可以簡單把面臨的事物人分成兩種,我能掌控的,我不能控制的。
如果明明知道可以物體削成圓形,也把方式告知了最高負責人。
但公司大夥還是認為還是保持原狀方形是最讓人有安全感的。
在我向企業最高負責人報告完後,那我已經把我能做的我可以掌握的部份做完了。
其實我一直都已經做到最好了。
剩下的,已經不是我能掌握的部份了。
這樣的思考,讓成功的跳出 困惑和生氣的範疇。
今天於網誌記錄下來,慶賀我走出了過往迷惘。
謝謝 愛人協助我突破了一項人生課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