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案驅動(Project-led)公司
類型特徵 |
說明 |
---|---|
收入來源靠投標/招標 |
每接到一個政府標案,才有收入來源。通常為「一案一價」,獲利取決於成本控管。 |
高度客製化、低產品重用率 |
每個標案需求都不同,沒辦法累積產品優勢,開發效率低。 |
工作流程依政府流程走 |
需求變動難處理,驗收機制死板,創新空間非常小。 |
PM 工作偏向「合約/時程管理」 |
PM 像「專案經理」而非「產品經理」,重點在控時程、報告與驗收流程,而不是做出好用的產品。 |
代表公司與常見產業:
行業類型 |
代表範例(不指名實體公司) |
---|---|
系統整合商(SI) |
幫政府做網站、後台系統、建置資料庫等,如標「公文系統」、「會議平台」這類 |
顧問公司 |
投標政策研究案、民調、資料分析、評估報告等 |
科技研究單位 |
工研院、中科院、學研單位標研發案 |
優缺點分析:
優點 |
缺點 |
---|---|
收入穩定、風險低(只要拿到標案) |
無法累積產品資產,創新空間極小 |
工作內容明確、進度規劃具體 |
PM 偏專案管理、文書報告,職涯發展受限 |
適合不想承擔市場風險、喜歡穩定生活的從業者 |
薪資天花板低、轉職產品公司不具競爭力 |
與其他類型的比較:
以下是幫你擴展的完整比較表,新增了你要求的 **「營運驅動」與「專案驅動」**兩類型,並對齊原圖的格式邏輯:
✅ 各類型公司比較表(含營運驅動、專案驅動)
公司型態 |
有自有產品? |
收入來源 |
主導權在誰手上? |
PM 的角色 |
---|---|---|---|---|
產品驅動(如 Notion) |
✅ |
用戶訂閱 / 授權 |
公司自己 |
創新、策略、成長設計 |
業務驅動(如企業型 SaaS) |
✅ |
業務團隊簽大單 |
銷售部門+大客戶 |
客製與客戶對接,仍參與產品方向 |
純外包 |
❌ |
靠長期外包工時 / 開發費 |
客戶(如mono) |
專案管理,無產品決策權 |
營運驅動(如電商/客服系統) |
✅ |
銷售營收 / 成本優化 |
營運部門 / 後台團隊 |
支援流程優化與功能維運,偏向穩定與效率導向 |
專案驅動(如政府標案/客製 SI) |
❌ |
每案投標收入 / 交付驗收付款 |
標案客戶(如政府機關) |
文件/時程/驗收導向,產品重用性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