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market就像一個很特別的「預測遊戲場」或「聰明人的下注市場」。它跟一般的賭場不一樣,這裡沒有莊家,你不是跟賭場對賭,而是跟其他相信不同結果的人互相下注。想像一下,大家對「下次考試會不會下雨?」或「哪個班級的運動會會得第一名?」這種問題,每個人都可以用一點錢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如果你的看法最後是對的,你就能賺到錢;如果錯了,錢就沒了。這個市場的「價格」就像一個自動的計分板,會告訴大家目前有多少人覺得這件事會發生,有多少人覺得不會。所以,它不只是一個玩樂的地方,更像是一個用錢來投票的地方,看看大家最相信哪個答案。而且,這裡的錢不是會亂跑的加密貨幣,而是跟美金一樣穩定的幣,所以大家可以更專心預測事情本身,而不是擔心錢的價值變化。它還讓你在事件發生前,隨時可以改變主意,把下注賣掉或加碼,就像玩股票一樣。
--------------------
Polymarket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預測市場平台,顛覆了傳統博弈產業並被視為資訊金融的未來。它允許用戶對各種現實世界的事件進行「下注」或「交易」,從地緣政治衝突、科技巨頭的未來,到備受爭議的法律案件,甚至是明星八卦等,將每個不確定事件轉化為可交易的金融產品。該平台的核心運作邏輯類似於股市,其「價格」反映了市場對事件發生機率的即時共識,並以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USDC計價。一旦事件結果確定,正確的合約價值1美元,錯誤的則歸零。
Polymarket的創新之處首先在於其「無莊家」模式。傳統賭場有莊家設定賠率並從中獲利,而Polymarket透過智能合約實現「配對交易」,平台本身不參與下注也不設定賠率,僅作為買賣雙方觀點碰撞的中介,確保了市場的公平性。其次,它允許用戶在事件結果確定前隨時買賣合約,類似於股票市場,讓用戶能根據實時機率鎖定利潤或止損,將單純的「賭結果」轉變為可動態操作和預測「過程」的金融交易。此外,Polymarket還透過流動性獎勵機制,鼓勵用戶為市場提供深度,確保交易順暢。
該平台不僅影響了傳統民調市場(例如2024年美國大選,其賠率波動影響了傳統民調),也引起了華爾街的關注,彭博終端機甚至整合了其數據。其成功的背後是Web3技術的成熟,以及對奧地利經濟學家海耶克「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理論的實踐——即透過金錢下注的激勵機制,匯集分散的個體知識,形成更接近真相的市場共識。
然而,Polymarket也面臨諸多挑戰。去中心化帶來了裁決困境,對於結果定義不清或事實有爭議的事件,其依賴的去中心化「神諭機」UMA的投票裁決機制屢屢引發爭議,被批評可能出現「多數人的暴政」或被大戶操控。同時,平台也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例如在美國因未註冊營運而被CFTC罰款,並引發關於「預測市場是否會操縱選舉」的「反射性」爭議。更深層次的倫理困境是,該平台將戰爭、災害甚至悲劇性事件金融化,挑戰了社會的道德底線。
儘管有這些問題,Polymarket的崛起被視為「資訊金融」新時代的開啟,它承諾透過真實資金的「利害關係」原則,穿透媒體偏見和輿論噪音,產生最真實的機率。它甚至可能成為挑戰傳統媒體和金融機構的「第五權力」,提供一個反映群眾智慧的真實信息來源。然而,這也引發了深思:當一切都能被定價,資本能否定義一切,以及我們是否打開了一個潘朵拉的盒子。
--------------------
觀點 Viewpoints
1. Polymarket的創新市場機制:平台無莊家,透過智能合約實現用戶間的配對交易,提供類似股市的動態買賣合約功能,獎勵對機率波動的精準把握。
2. 資訊金融的未來與「群眾智慧」:被視為新興的資訊金融工具,透過金錢激勵匯集分散的個體知識,形成比傳統民調更可靠的市場共識,實踐了海耶克的「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理論。
3. 去中心化裁決的困境(UMA神諭機):對於結果定義模糊或有爭議的事件,其依賴的UMA神諭機投票機制可能導致「多數人的暴政」或被操控,引發爭議。
4. 監管與倫理的兩難:面臨嚴峻的監管壓力(例如在美國因選舉博弈被罰),並引發將戰爭、災害等悲劇性事件金融化的倫理爭議,挑戰社會道德底線。
5. 「反射性」現象與預測市場對現實的影響:Polymarket的賠率廣泛傳播時,可能不再是被動反映現實,而會主動塑造現實,產生自我實現的預測效果。
6. 作為「第五權力」的潛力:有潛力成為挑戰傳統媒體和金融機構的「第五權力」,在信息偏見和滯後時提供一個反映真實集體信念的「真相指南針」。
--------------------
摘要 Abstract
✅ Polymarket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預測市場,將現實事件轉化為可交易的金融資產。
📌 平台無莊家,透過智能合約實現配對交易,允許用戶在結果確定前自由買賣合約。
💲 合約價格反映市場對事件發生機率的即時共識,以穩定幣USDC計價。
⚠️ UMA神諭機的去中心化裁決機制存在缺陷,可能導致爭議和「多數人的暴政」。
⚖️ Polymarket面臨監管挑戰及倫理困境,特別是選舉博弈和將苦難金融化。
📈 平台數據已被彭博終端機整合,顯示其在主流金融界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 其運作基於海耶克「群眾智慧」理論,透過金錢激勵匯聚分散知識。
🔮 「反射性」現象警示預測市場可能不僅預測未來,還能主動塑造未來。
🚀 Polymarket被視為資訊金融的開端,有潛力成為挑戰傳統媒體的「第五權力」。
🤔 質疑:當一切都能被定價,是否打開了資本定義一切的潘朵拉盒子?
--------------------
FAQ 測驗
1. Polymarket與傳統賭場最根本的區別是什麼?
A. Polymarket允許更大的下注金額。
B. Polymarket的交易速度更快。
C. Polymarket沒有「莊家」,交易是在用戶之間進行的配對交易。
D. Polymarket只允許對政治事件進行下注。
正確答案:C
解釋:影片中明確指出,Polymarket的核心創新之一是它沒有傳統賭場中的莊家,而是利用智能合約促成用戶之間的配對交易,平台本身不參與博弈。
2. 下列哪項不是Polymarket平台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或爭議?
A. 裁決機制(UMA神諭機)可能引發爭議。
B. 將悲劇性事件金融化引發倫理爭議。
C. 平台代幣價格波動劇烈影響用戶體驗。
D. 監管風險,例如在美國因未註冊營運被罰款。
正確答案:C
解釋:影片中提到Polymarket的創始人Coplan吸取了前身Augur的教訓,特意使用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USDC,以消除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帶來的額外風險,使預測本身成為唯一變數,因此「平台代幣價格波動劇烈」並不是Polymarket當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3. 奧地利經濟學家海耶克的「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理論如何應用於Polymarket?
A. 海耶克認為政府應該中心化地管理所有信息。
B. 海耶克強調「價格」是匯集分散知識的有效機制,Polymarket透過金錢下注來匯集個體知識。
C. 海耶克主張市場應該只允許少數專家進行預測。
D. 海耶克認為只有科學數據才能作為預測的基礎。
正確答案:B
解釋:影片詳細解釋了海耶克的理論,指出社會中最重要的知識是分散在無數個體中的局部知識,而「價格」是唯一能有效匯集這些知識的機制。Polymarket正是透過人們用真金白銀下注來形成價格,進而匯集這些分散的知識,形成市場共識。
✡ Oli小濃縮 Summary bot 為您濃縮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