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限制投降派的言論嗎?

📌 該限制投降派的言論嗎?

容易懂 Easy Know
你知道為什麼大家講三國故事時,都覺得劉備的蜀國是好人國、是正派的嗎?其實魏國和吳國比蜀國更有錢、存在更久,但他們管得很嚴,不讓人隨便說話,就像老師不讓你在課堂上說悄悄話一樣,所以關於他們的故事就很少流傳下來。但劉備的蜀國比較像一個讓大家暢所欲言的班級,雖然偶爾會有人說錯話,但因為大家可以自由討論,反而讓很多民間故事流傳,讓劉備的形象變得很好。可是啊,太過自由也有壞處,後來蜀國的人聽了太多不好的言論,覺得國家快不行了,就失去了打仗的信心,最後國家就滅亡了,還讓很多人死了。這就像是雖然自由很好,但如果大家只聽壞話、失去信心,就會讓自己變得脆弱。

--------------

總結 Overall Summary
本集天豪公開課探討了三國時代民間故事為何普遍將蜀漢視為正統,並提出與傳統史學不同的新觀點。影片指出,魏國與吳國雖然人口基數大、存在時間長,但因實施嚴格的言論審查制度,導致民間關於兩國的傳說極少流傳;相較之下,蜀漢的言論尺度相對寬鬆,民間可以自由討論時政,甚至出現簡雍直諫劉備、劉善寬容異議等案例,這種自由度讓更多蜀漢的故事得以保存,並塑造了劉備父子在民間的正統形象。然而,這種言論寬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影片深入分析了「仇國論」對蜀漢的影響。這是一篇由喬周撰寫、高明且具煽動性的「認知作戰」文章,它將蜀漢與曹魏定義為「兩國論」下的對等關係,而非漢室與漢賊的鬥爭,從根本上瓦解了蜀漢北伐的合法性與復興漢室的建國基礎。仇國論廣泛傳播,導致蜀漢從高層到百姓普遍產生消極避戰、人心離散的思潮,最終讓姜維無法在魏國內亂時出兵,坐視國家力量被內部消耗。

影片透過對新式之戰(蜀漢王平以少勝多擊退曹爽大軍)與蜀漢滅亡之戰(鄧艾奇襲成都)的對比,強調了人心向背對國家命運的關鍵影響。新式之戰時蜀人同心守城,成功延長國祚;而滅亡之戰時,因仇國論的影響,蜀漢百姓與官員普遍厭戰、棄城,導致迅速投降。儘管投降論的倡導者喬周個人並無意背叛蜀漢,但在他所散播的言論影響下,蜀漢最終經歷了成都大屠殺的悲劇。影片總結,當人民將命運交託於他人時,往往難以期待好結果,反思了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認知作戰的巨大破壞力。

--------------

觀點 Viewpoints
1. 民間故事以蜀漢為正統,並非因其強大或長久,而是與其相對寬鬆的言論自由度有關,這讓更多關於劉備的故事得以流傳。
2. 魏國和吳國實施嚴格的言論審查,導致民間故事和史料傳承稀少,影響了兩國在後世的形象塑造。例如魏國有「教士」這種思想警察,吳國後期也有類似制度。
3. 蜀漢政權的言論尺度相對寬鬆,甚至有簡雍直言劉備的案例,以及劉善執政四十一年間極少因言論處死大臣的記錄,這與魏吳形成鮮明對比。
4. 喬周的「仇國論」是一場高明的認知作戰,它成功地將蜀漢北伐的「復興漢室」政治主張解構成「兩國爭戰」,從根本上瓦解了蜀漢的立國合法性與民心士氣。
5. 言論自由的代價巨大,仇國論在蜀地流行後,導致人心離散、消極避戰思潮蔓延,最終使得蜀漢即使擁有天險也無力自保,迅速滅亡。
6. 新式之戰與蜀漢滅亡之戰的對比,凸顯了民心士氣對戰爭勝負和國家存亡的決定性作用。五十年前的蜀人尚能為劉璋死戰,而五十年後面對鄧艾的疲憊軍隊卻輕易投降。
7. 投降並未帶來預期的和平,反而導致了慘烈的後果。蜀漢投降後,鄧艾、鍾會與姜維之間的權力鬥爭引發內亂,最終導致成都大屠殺,蜀漢皇室成員與無辜百姓死傷慘重。

--------------

摘要 Abstract
✅民間故事多以蜀漢為正統,主因是蜀漢言論自由度較高。
⚠️魏吳政權嚴格言論審查,民間故事與史料傳承較為稀少。
📌蜀漢劉備父子相對寬容異見,民間形象因此得到鞏固。
✅喬周的「仇國論」瓦解了蜀漢「復興漢室」的合法性基礎。
⚠️認知作戰導致蜀漢人心離散,北伐停滯,國力自內而外被削弱。
📌言論寬鬆的代價巨大,最終使蜀漢雖有天險仍迅速覆亡。
✅新式之戰(王平守漢中)的成功,證明同心協力可延長國祚。
⚠️蜀漢滅亡時,百姓官員普遍厭戰棄城,導致國家迅速瓦解。
📌投降並未帶來好結果,反而引發內亂與成都大屠殺。
✅將命運交託他人,不應期待會有好結果,這是歷史的重要教訓。

--------------

FAQ 測驗
1. 影片中指出,民間故事多以蜀漢為正統,其主要原因為何?
A 蜀漢國力最強,軍事成就最輝煌。
B 蜀漢建國時間最長,史料保存最完整。
C 蜀漢政權言論尺度相對寬鬆,民間故事易於流傳。
D 劉備是漢室後裔,符合傳統儒家正統觀念。

正確答案:C
解釋:影片明確指出,魏吳因言論審查嚴格導致民間故事稀少,而蜀漢相對寬鬆的言論環境,是其民間形象正統化的重要原因。

2. 「仇國論」對蜀漢政權造成了什麼最深遠的影響?
A 導致蜀漢財政枯竭,無法支持北伐。
B 激化了蜀漢與東吳之間的矛盾,使其無法聯盟抗魏。
C 瓦解了蜀漢「復興漢室」的合法性基礎,造成人心離散。
D 促使姜維罷免文官,獨攬軍權,造成政治不穩。

正確答案:C
解釋:影片強調「仇國論」將蜀魏關係定義為「兩國論」,直接推翻了「漢賊不兩立」的口號,使蜀漢北伐失去天命依據,從而削弱了政權的合法性和人民的戰鬥意志。

3. 蜀漢投降後,成都地區最終的命運如何?
A 魏軍遵守承諾,對成都百姓秋毫無犯。
B 鄧艾佔領成都後,維持了當地的社會秩序。
C 蜀地實現了長久的和平,百姓安居樂業。
D 因魏軍內部鬥爭引發戰亂,成都遭到屠城。

正確答案:D
解釋:影片明確指出,蜀漢投降後,鄧艾、鍾會、姜維之間爆發內訌,史稱「鍾會之亂」,最終導致鄧艾父子、鍾會、姜維以及劉善六子被殺,成都未能逃過屠城的命運,百姓死傷慘重。

✡ Oli小濃縮 Summary bot 為您濃縮重點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bjGA55gU4

*

張貼留言 (0)
較新的 較舊

廣告1

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