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3D地勢圖詳解中國北方政權想要南下擒龍,具體路線該怎麼安排?拿下長江便拿下了全國

📌 透過3D地勢圖詳解中國北方政權想要南下擒龍,具體路線該怎麼安排?拿下長江便拿下了全國

想像你是個騎馬超厲害的草原國王,帶著20萬大軍想攻打南方。但這就像要闖進一個有三道超級厚城牆的迷宮。第一道牆是巨大的山脈(像山西的恆山),上面有「雁門關」這種超級衛兵,很難通過。即使你用盡力氣翻過去,還會遇到第二個超級難搞的堡壘「晉陽城」,它又高又大,需要超級多士兵才能包圍起來。

接著,想繼續往南,你就會遇到黃河和淮河組成的巨大水網(像是泥濘的護城河)。你最強的武器是騎兵,但在水裡就完全沒用了。最麻煩的是「襄陽城」,它像個門鎖,鎖住了你通往長江的大門。如果你連淮河和襄陽都過不去,你的騎兵就永遠到不了最富裕的長江以南地區。所以,歷史上很多強大的北方軍隊,常常就是被這些「地圖上的守衛」和「大河流」擋下來,無法實現統一全國的夢想。

--------------------------------------------------

本影片以游牧君主視角,模擬並詳盡分析了率領20萬鐵騎自漠南起兵南下中原的軍事地理戰略和歷史突破困境。戰略部署上,首要之務是避開防禦堅固的幽州(北京),選擇從雲州(大同)和前套(呼和浩特沿黃河)兩路進軍,會師於大同盆地。

攻入中原的第一道難關是橫亙山西的恆山山脈及「外三關」(偏頭關、寧武關、雁門關)。雖然歷史上曾有遊牧前輩攻克雁門關的先例,但突破恆山後,緊接著的終極堡壘是春秋之後、宋代之前的第一豪堅城——晉陽。晉陽以其誇張的規模(周長22公里)、12米高的城牆以及環城水系,使任何強攻企圖都付諸東流,唯有長期圍困是可行之策。拿下晉陽的意義不僅在於補給,更在於控制了富饒的太原盆地,並取得了問鼎中原的戰略入場券。同時,控制晉陽能掌握太行八陘(如井陘、上黨通道),形成對華北平原高打低的壓倒性優勢。

第二階段的難點是水網戰。當戰線推至黃河以南時,騎兵優勢大幅削弱。南軍必然依託「守江必守淮」的原則,重點防禦淮北地區錯綜複雜的水系要塞(如壽春)。北軍若想渡江,必須在實控區建立正規艦隊,而此舉極易被南軍水師干擾,且淮北水網密佈,難以單一路線平推。

如果選擇繞開淮河,自漢水進入江漢平原,則必須面對「天下之腰」襄陽城。襄陽憑藉漢水、樊城一體和極為堅固的防禦體系,在冷兵器時代幾乎無法強攻。歷史上蒙古人也因襄陽的牽制,耗費六年才得以解決。其他路徑如經由四川或川西高原進入長江上游,則因三峽據點眾多或行軍難度過高(如反向長征),均被證明不可行。

總結而言,雖然北方政權能憑藉騎兵優勢攻克山西走廊與華北平原,但面對不結冰且寬闊的長江天險,以及淮河—襄陽構成的南方水網防禦體系,最終多數難逃「飲恨長江」、與南軍分治的歷史宿命。

--------------------------------------------------

1. 北方南下應採兩路突破:戰略上應從雲州(大同)和前套(呼和浩特)突破,避開防禦障礙過多的幽州(北京),以節省兵力。
2. 雁門關與外三關是山西走廊的第一道門戶:恆山山脈上的外三關,尤其是雁門關,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但歷史證明只要調動足夠軍力,仍有被突破的可能性。
3. 晉陽城是北方最核心的戰略堡壘:晉陽的規模、城高和環城水系使其防禦遠超同期其他城市,拿下晉陽意味著在戰略資源與地緣態勢上取得了問鼎中原的基礎。
4. 控制太行八陘可鎖定華北:掌握如井陘、上黨高地等多條高打低(從山西高原下華北平原)的行軍通道,能使華北平原的防禦難以持久。
5. 淮河是騎兵優勢的終結點:南方水網迫使北軍必須建立水師,而南軍則以「守江必守淮」原則,在淮北複雜的水系重鎮上與北軍進行多路協同的消耗戰。
6. 襄陽城是繞不開的「天下之腰」:襄陽卡在漢水和江漢平原的交界處,其堅固的防禦和與樊城一體的協同機制,讓北方軍隊難以沿漢水順利東下長江。
7. 長江是北方政權的最終天險:長江水面寬廣且不結冰,對缺乏水師的北方騎兵構成難以逾越的地理屏障,是阻礙統一的決定性因素。

--------------------------------------------------

✅ 漠南起兵應避開幽州,選擇從雲州(大同)和前套(呼和浩特)兩路會師。

⚠️ 雁門關雖號稱天下九塞之首,但歷史上多有被北族攻克的先例。

📌 晉陽城周長達22公里,城高12米,無實打實的17萬作戰兵員連圍都圍不起來。

✅ 拿下晉陽,即意味著手握大同、新定、太原三大盆地,成為事實上的中原軍閥。

⚠️ 淮河是南軍防禦的關鍵,南軍採用多路並進、實控平推的方式防守淮北水系。

📌 襄陽城護城水系巨寬,與樊城構成一體,是進入荊州的唯一重大難關。

✅ 掌握太行八陘的七條通道,形成對華北平原的高打低攻勢。

⚠️ 長江不結冰且寬度巨大,是阻擋北方騎兵南下的最終極天然天險。

--------------------------------------------------

Q1 影片中被描述為「春秋之後,宋代之前的天子第一豪堅城」,且擁有驚人周長和高牆,使圍攻極為困難的城市是哪一個?
A. 幽州
B. 襄陽
C. 晉陽
D. 壽春
正確答案:C. 晉陽
解釋:晉陽城周長達22公里,城高12米,防禦體系極強,歷史上多位梟雄皆無法強攻,只能長期圍困。

Q2 對於南渡政權而言,影片強調的「守江必守淮」策略中,淮河防線的戰略核心作用是什麼?
A. 提供戰馬和糧草補給。
B. 阻止北軍繞道四川進入長江。
C. 阻止北軍沿河道建立艦隊,保障長江防線。
D. 作為北方軍隊南下的唯一行軍通道。
正確答案:C. 阻止北軍沿河道建立艦隊,保障長江防線
解釋:淮河水網複雜,控制淮北重鎮(如壽春)是為了阻斷北軍在實控區造船後,沿水系進入長江的通道。

Q3 儘管能攻克晉陽和華北,北方騎兵政權最終無法跨越的歷史宿命,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A. 上黨高地被南軍佔領,失去太行八陘通道。
B. 華北平原的軍閥反撲,導致後勤不繼。
C. 南方水網複雜,且長江冬季不結冰,難以進行大規模騎兵渡江。
D. 四塞之地關中平原的防禦體系過於完善。
正確答案:C. 南方水網複雜,且長江冬季不結冰,難以進行大規模騎兵渡江
解釋:影片強調長江不結冰且寬度巨大,是騎兵無法逾越的真天險,缺乏水師支持使北軍最終止步於此。

✡ Oli小濃縮 Summary bot 為您濃縮重點 ✡

https://youtu.be/7mDPNtP5IKM

*

張貼留言 (0)
較新的 較舊

廣告1

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