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點子哪裡來?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史蒂芬花了 5 年的時間去研究到底好的 ideas 是怎麼來的,結果發現,他們都是「碰撞」出來的。也就是說,當一個想法和另一個想法碰撞,有些時候,更棒的想法就這樣產生了。

我們習慣語言、思想和長輩及社會告訴我們的模式,一直限制著 我們現今對於「創意」的概念。
我們有非常多的詞彙來形容靈感。「靈光一閃」、「當頭棒喝」, 有「頓悟」,也有 "Eureka!" (大發現)。
漫畫卡通的手法也用燈泡、閃電來彰顯想到的那一瞬間。想到什麼idea,頭上就會出現一個燈泡,代表「我想到了!」。
image
image
不管是文字還是圖像,這些戴著華麗修辭,都表達出一個基本設想, 一個思想一個點子總是會在神奇的時刻來突然啟蒙你。
實際上,點子醞釀的過程,是走過一段距離的。我們不斷去汲取他人的思想,從老師、咖啡店交談的朋友、書本、網路、廣播、電視,我們將這些小零件組成新形式,創造新的事物。
這就是創新的由來。 我們必須改變對「創新」的既定概念。

image
image
如果你有半個想法,另一個人有另一半的想法,而環境對了,它們會融合成比兩半還要多的東西。
「梅迪奇效應」這個名詞源自在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經營銀行業的梅迪奇家族,他們架構了一個有利各種活動進行的平台,促成創意勃發的現象。梅迪奇家族資助過許許多多的藝術家、科學家、畫家、詩人、金融家以及雕刻家等等。打破不同範疇與文化的界線,形成了一個結合新觀念的新世界,造就了文藝復興
image

有點子還不值錢,能夠執行,才是值錢。
ideas 不值錢,execution 才值 –  http://mrjamie.cc
你想的到的,有更多人都想的到,
做不做的到,才決定最後的價值。
在現在的企業組織內,
老闆有義務要營造出獎勵「成功」,也獎勵「失敗」。
接著懲罰什麼都不做的人。
Steven Jackson在演講(文章最後有影片)中講了一個故事
而我要告訴你這個故事, 我認為它非常重要, 是個很好的創新事蹟, 以及創新如何在不同的情況下發生的描述。 那時是 1957 年十月, 史普尼克一號剛升空, 而這故事的地點在馬里蘭州月桂鎮,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 應用物理實驗室。 而那時是週一早上, 一早的新聞就是這個人造衛星 正在環繞地球運行的消息。 當然,這裡是宅男天堂,對吧? 這裡全都是些物理御宅族,朝思物理暮想物理, 「噢天哪!太驚人了,我不敢相信這種事已經實現了!」 然後這團隊其中的兩人, 實驗室兩位二十多歲的研究員 在餐廳吃飯時 和同事們一起邊用早餐邊閒聊。 而大家都叫這兩位小伙子 Guier 和 Weiffenbach。 他們開始聊天,其中一人說, 「嘿,有誰試過要聽那玩意的聲音嗎? 你們都知道的,人造衛星在外太空中 會放出明顯的無線電訊號。 我們能透過調整頻率聽見它的聲音。」 因此,他們問身邊的同事中的其中兩位, 和大家想得一樣,「不,我沒試過。 這是個有趣的點子。」
而有意思的是,Weiffenbach 是個 微波通訊的專家。 而他有一個小天線組 以及擴音器,放在他的研究室裡。 然後 Guier 和 Weiffenbach 就回到那個研究室, 然後他們開始不斷調試 —— 在當今我們大概會稱之「駭」。 過了兩個小時,他們終於收到訊號, 因為蘇聯製的史普尼克一號 非常容易追蹤。 它的訊號大約是在 20 兆赫,真的很容易接收到, 因為基本上,蘇聯擔心大家會覺得衛星升空是場騙局。 所以他們就讓這衛星容易追蹤。
所以這兩位小伙坐在那裡聽衛星訊號, 而人們開始來到研究室,說: 「哇,這好酷。我能聽聽嗎?哇,太讚了。」 不久之後,他們想「哇塞,這可是歷史性的一刻。 我們也許是全美國最先聽到這訊號的人。 應該要把它錄下來。」 於是他們帶來一個大、笨重的類比磁帶錄音機, 並開始錄下這些嗶嗶聲。 然後他們開始在錄有訊號聲的磁帶上 標上日期及時間標籤。 然後他們開始思考,「噢老天,我們注意到 這裡有點微小的頻率變化。 我們也許可以計算出 這顆衛星的運行速度, 如果我們在這列出簡單的公式 套用都卜勒效應。 然後他們就開始著手, 並和有著其他專業的 一對同事交談。 他們說「哎呀,你知道, 我們認為可以實際觀察都卜勒效應的斜率 去算出這個衛星 最接近我們天線的時刻, 以及最遠離我們的時刻。 這一定會很讚。」
最終,他們獲得許可 —— 這是一個小型支計畫,不是他們真正的工作。 他們能配備一台全新的 UNIVAC 電腦, 和這團隊剛在實驗室分配到的房間差不多大。 他們運行一些算式,在三到四周後運行完畢。 結果,他們已繪製出這個人造衛星 環繞地球的精確軌跡。 聽著這小信號, 他們靈光一現,想到應該在這個早晨做什麼 以至於忘了午餐。
幾個星期後他們的上司,Frank McClure, 把他們叫進來說, 「嘿,小伙子,我得問你們 現在在做的計畫。 你們從地面上已知的位置 算出人造衛星繞地軌道上的 未知位置。 你們可以從相反方向操作嗎? 如果已經知道人造衛星的位置, 能否計算出地面上的未知地點?」 然後他們想了一下,然後說, 「嗯,我想這行得通。讓我們開始運算吧。」 所以他們回頭思考這個問題。 之後,他們回來答覆道,「實際上,這樣做更簡單。」 McClure 說,「喔,很棒。 因為,你們看,我正在構建一種 新型核潛艇。 而如果潛艇在太平洋中間的未知位置, 很難讓導彈 正確地指向莫斯科。 因此我們在想,可以發射一批衛星 來追蹤我們的潛艇, 就能算出它們在大洋中的位置。 你們可以在這方面著手嗎?」
這就是全球定位系統 (GPS) 的由來。 三十年後, 羅納德·雷根總統開放這個技術, 任何人都可以作 GPS 的建設 以及沿用,在這開放平台上 建立用以創意與革新 的新技術, 最後再讓新技術開放 給所有人自由運用。

若當初Guier 和 Weiffenbach只是把點子停留在「嘿,有誰試過要聽那玩意的聲音嗎?」的閒聊,那也不會有後來Frank McClure提出的現代GPS雛形歷史了。



這世界是一個開放創新的系統,當你正確建構它時,它會引起另外的連結,一個連你都沒有想像過的方向。
請大膽去碰撞,去執行吧!
張貼留言 (0)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