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光州事件」 這是什麼歷史? 跟台灣的228事件類似嗎

 1980年代的「光州事件」 這是什麼歷史?


1980年代的「光州事件」是指1980年5月18日至5月27日期間在韓國光州市發生的大規模民主運動和政府鎮壓事件。這起事件也被稱為「光州民主化運動」或「光州起義」。以下是事件的背景與經過:


背景


1970年代末,韓國處於軍事獨裁統治之下,時任總統朴正熙於1979年被暗殺後,政局不穩。隨後,將軍全斗煥通過軍事政變掌握政權,並實行戒嚴,進一步加強了軍事統治。這引發了韓國民眾的不滿和反對,全國範圍內開始出現抗議活動,尤其是在光州市,抗議的聲音最為強烈。


事件經過


1980年5月18日,光州市的學生和市民組織抗議,要求解除戒嚴並實行民主改革。韓國政府派遣軍隊鎮壓,並使用武力對付示威者,這導致衝突迅速升級。抗議者逐漸轉變為武裝反抗,並佔領了光州市的部分地區。期間,政府軍和抗議者之間爆發激烈衝突,數以百計的市民在這次鎮壓中喪生,數千人受傷或被逮捕。


結果與影響


光州事件最終在5月27日被全斗煥政權鎮壓。然而,這次事件對韓國的歷史影響深遠,成為韓國民主化進程中的重要轉折點。事件的殘酷鎮壓激發了韓國全國範圍內對軍事獨裁的反感和抗議,促使韓國社會開始強烈要求政治改革,最終在1987年推動了韓國的民主轉型。


光州事件後,這段歷史長期被韓國政府掩蓋或扭曲,但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隨著韓國民主化的進展,這次事件被重新審視,並逐漸得到公正的評價。光州事件被認為是韓國民主化運動的重要象徵,也成為追求民主與自由的象徵性事件。


光州事件與台灣的228事件和白色恐怖確實有相似之處,兩者都是因民眾反抗專制統治而引發的政府鎮壓行動,並且都對各自國家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是兩者之間的相似點與差異:


相似點:


1. 反抗專制統治:

光州事件:是對韓國軍事獨裁政權(全斗煥)的抗爭,市民要求民主化和解除戒嚴。

228事件和白色恐怖:是台灣人民對國民黨政府(蔣介石政權)的不滿,特別是對貪腐、壓迫和不公的抗議,導致了政府的鎮壓行動。

2. 政府暴力鎮壓:

在兩次事件中,政府都使用了武力來鎮壓民眾的抗議活動。光州事件中,軍隊使用武力鎮壓了抗議市民,導致數百人喪生。228事件中,國民黨政府也派軍隊進行鎮壓,造成了大量台灣民眾死亡,特別是知識分子和社會領袖。

3. 後續白色恐怖:

光州事件後,全斗煥政府繼續維持嚴厲的軍事獨裁統治,對民主人士進行打壓。

228事件後,台灣進入了長達數十年的白色恐怖時期,國民黨政府對反抗者、知識分子和潛在的反對者進行政治迫害和大規模逮捕、處決。

4. 歷史反思與和解過程:

光州事件:多年後,光州事件被韓國社會重新審視,並逐漸成為韓國民主化運動的重要象徵,事件的真相也被官方調查,受害者得到了部分平反和補償。

228事件:隨著台灣民主化進程的推進,政府逐步承認228事件的歷史事實,並為受害者進行平反,設立了228紀念碑,還成立了「228事件紀念基金會」。


差異點:


1. 歷史背景不同:

光州事件發生在1980年代,是韓國民眾爭取民主化過程中的關鍵事件,背景是反對軍事獨裁政權。

228事件發生在1947年,台灣剛經歷了日本殖民統治,當時國民黨政府接管台灣,背景是對國民黨政府腐敗與壓迫政策的反抗。

2. 影響範圍與後果:

光州事件雖然是一個城市的抗爭,但它對整個韓國的民主運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成為1987年韓國實現民主化的重要催化劑。

228事件則是全台灣範圍內的抗爭,隨後的白色恐怖對台灣社會造成了長期的恐懼和壓迫,直到1990年代才逐漸解禁與平反。

3. 國際影響:

光州事件在發生時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成為冷戰時期亞洲國家民主化浪潮中的一部分。

228事件在當時並未引起國際社會太多注意,因為台灣當時正處於國際孤立的狀態。


總的來說,光州事件與台灣的228事件及白色恐怖有很多相似之處,兩者都是由政府對民眾的壓迫與不滿導致的抗議活動,並且最終因鎮壓而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創傷。然而,它們發生在不同的歷史和政治背景下,影響的形式與時間點也有所不同。

張貼留言 (0)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