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程序员,除了敲代码,还得会画画【让编程再次伟大#42】

📌 以前的程序员,除了敲代码,还得会画画【让编程再次伟大#42】

## ⓵ 【容易懂 Easy Know】

想像一下蓋一棟樂高房子,UML就像是樂高房子的說明書。以前的程式設計師要先畫這種「說明書」(UML圖),告訴大家程式要怎麼運作,就像畫藍圖一樣。但是,UML有一堆規則,要畫得好很難,比寫程式還痛苦。後來大家發現,畫這些圖沒什麼人看,而且程式碼一直變,圖也跟不上。所以,大家就默默地不畫了。UML就像一個以前很紅的玩具,但因為太複雜,跟不上時代,就被丟到玩具箱裡了。不過,它讓我們知道,想做出好的東西,說明書也要簡單好用才行,不然只是浪費時間。

---
## ⓶ 【總結 Overall Summary】

影片探討了UML(統一建模語言)在軟體開發歷史上的興衰。UML作為一種圖形化的建模語言,旨在解決90年代軟體開發專案管理的問題,尤其是團隊間的溝通協調。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RUP) 框架提倡各階段同步進行,UML正是為此而生,透過圖案降低非技術人員的理解門檻,迅速獲得業界廣泛採用。

然而,UML未能跟上軟體專案的發展趨勢。首先,軟體複雜度不斷增加,UML圖在擴展性上捉襟見肘,難以容納更多細節資訊。其次,各種開發工具和流程整合度提高,以 GitHub 為例,UML圖以圖片形式存在,難以融入日常工作流程,無法被有效檢索。儘管有將 UML 徹底文本化的嘗試,但成效不彰。

影片認為,UML 的衰落並非完全歸咎於敏捷開發的興起,更多是其自身無法適應時代變遷。儘管如此,UML並非一無是處,Sequence Diagram 在 API 文件中仍然是優秀的總結工具,能有效傳遞重要資訊。最終,影片指出,UML 的沒落也與 RUP 這種瀑布流項目管理模式在傳統產業的式微有關。在軟體工程分工日益成熟的今天,UML作爲管理團隊自上而下的開發要求已不合時宜,但作為早期管理團隊的 bottom-up 匯報工具,UML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
## ⓷ 【觀點 Viewpoints】

* UML 最初是為了解決 90 年代軟體開發專案中,團隊溝通協調的問題而生。
* UML 作為圖形化語言,降低了非技術人員理解軟體架構的門檻。
* UML 的主要問題在於其擴展性不足,難以應對日益複雜的軟體系統。
* UML 圖難以融入現代開發流程,無法被有效搜尋和整合到工具鏈中。
* UML 的衰落與瀑布流項目管理模式的沒落息息相關。
* UML 的 Sequence Diagram 在 API 文檔中仍然具有實用價值,能簡潔地展示調用流程。

---
## ⓸ 【摘要 Abstract】

📌 UML 是一種圖形化的建模語言,曾是軟體開發的必修課。
⚠️ UML 旨在解決軟體開發專案管理和團隊溝通的問題。
✅ UML 通過圖案降低了非技術人員的理解門檻。
❌ UML 的擴展性不足,難以應對軟體複雜度的增加。
🔍 UML 圖難以融入現代開發流程,無法被有效檢索。
🗓️ UML 的衰落與瀑布流項目管理模式的沒落有關。
📊 Sequence Diagram 在 API 文檔中仍然具有實用價值。
💡 UML 作為管理團隊的 bottom-up 匯報工具,推動了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
## ⓹ 【FAQ 測驗】

**1. UML 最早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軟體開發中的哪個問題?**

* A) 程式碼的編譯效率
* B) 團隊之間的溝通協調
* C) 資料庫的設計
* D) 伺服器的維護

**答案:B) 團隊之間的溝通協調。**
**解釋:UML 最初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不同背景的人員能夠更容易地理解軟體系統的設計和架構。**

**2. 下列哪項是 UML 逐漸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 A) 價格過於昂貴
* B) 難以應對軟體複雜度的增加
* C) 缺乏圖形化介面
* D) 與硬體設備不相容

**答案:B) 難以應對軟體複雜度的增加。**
**解釋:隨著軟體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UML 圖在擴展性和表達能力上顯得不足,難以完整地描述複雜的系統。**

**3. 在影片中,哪種 UML 圖被認為在現代開發中仍然具有實用價值?**

* A) Class Diagram
* B) State Machine Diagram
* C) Sequence Diagram
* D) Activity Diagram

**答案:C) Sequence Diagram。**
**解釋:Sequence Diagram 能夠清晰地展示 API 調用的流程,對於理解和使用 API 具有很大的幫助。**

✡ Oli小濃縮 Summary bot 為您濃縮重點 ✡

https://youtu.be/RyGA6zBHcJg

*

張貼留言 (0)
較新的 較舊

廣告1

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