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這張「鬼牌」還可以玩多久?。EP268

📌 中國稀土這張「鬼牌」還可以玩多久?。EP268

容易懂 Easy Know

想像一下,稀土就像是做高科技玩具(像是手機或飛機)需要的一種很特別的材料。中國現在有很多這種材料,而且能用很便宜的方式加工,因為他們以前不太在意開採時會不會弄髒環境。所以,中國想用這個來當籌碼,跟美國談判時,希望美國能答應他們的要求。美國當然不開心,他們不想買中國這麼多,所以美國現在正在想辦法。他們不學中國那種會污染環境的做法,而是發明了很多新的、乾淨又厲害的方法來開採和處理稀土,就像是開發了新的魔法煉金術一樣。美國政府也幫忙蓋新工廠,還找了很多朋友一起合作,讓美國和盟友都能自己生產足夠的稀土,這樣就不怕中國用稀土來威脅了。這就像是一場比賽,中國以為他們有秘密武器,但美國正在開發更棒的、更乾淨的秘密武器來反擊。

分隔線

總結 Overall Summary

自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兩國高層官員雖已舉行多次協商,但因國際事件頻繁,如查理克遇刺和一巴衝突,使外界對中美關係的關注焦點分散。然而,中國在10月9日採取主動,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新增5種稀土元素,總計達12種稀土及其相關技術和產品受到限制,並於12月1日生效。這是繼4月宣布管制7種稀土後的重大升級,其影響甚至擴及海外生產,包括美國F-35戰機的供應鏈。此舉被解讀為中國意圖強化對全球稀土加工的主導權,鞏固長期供應鏈布局,並增加在即將於月底韓國APEC峰會上,與美國進行關稅、半導體及科技貿易談判時的議價能力。

對此,美國前總統川普在第二天迅速反擊,透過Truth Social宣布將於11月1日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這將使得總關稅達到140%或更高,幾乎等同於貿易禁運。儘管消息一出股市有所下跌,但很快便恢復平穩,顯示市場對此類事件已習以為常。

影片深入探討中國「稀土牌」的效力,質疑其能維持多久。關鍵分析指出,中國之所以能掌握全球約90%的稀土加工產能,其優勢並非源於獨特的核心技術(稀土提煉原理早在1950年代由美國發明並公開),而是得益於其願意忍受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大規模低成本生產。中國在稀土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有毒廢料(如放射性鈰土,半衰期長達140億年),並將污染成本轉嫁給自然環境及犧牲國民健康,同時以低價傾銷打擊競爭對手。

相較之下,美國不願複製中國這種以環境為代價的模式。美國的策略是透過創新技術來解決稀土開採與提煉中的環保問題,並同時提高產能。影片舉例說明了多項美國的創新技術,包括USA Rare Earth的連續離子交換技術(閉環設計、高純度)、功能化離子液體技術(高效回收)、以及DARPA資助的AMBER計劃(利用基因改造微生物生物採礦)。在放射性廢料處理方面,美國也有潔淨分離法和電吸附技術等新方案。

在政策層面,美國政府也積極介入。川普第一任期啟動國防生產法,投資支持MP Materials等國內稀土企業,目標建立完整的國內稀土供應鏈。拜登政府延續此目標,要求國防系統不再使用中國稀土磁鐵。川普在第二任期更與MP Materials簽訂大協議,政府直接成為最大股東,提供價格保護和長期採購合約,大幅降低企業投資風險。同時,美國也大幅鬆綁環境法規,將能源和礦業項目的審批時間從平均29年縮短至數月,極大加速了國內稀土產業的發展。

此外,美國還積極尋求盟友協助,與澳洲Lynas等非中國稀土大廠合作,並與巴基斯坦簽署備忘錄,合作開發其豐富的稀土資源,以期建立「去中國化」的稀土供應鏈網絡。儘管美國目前稀土產能仍遠遜於中國,但這種從技術創新、政策支持到盟友合作的長期戰略布局,正逐步形成一個足以抗衡中國壟斷的替代方案。

分隔線

觀點 Viewpoints

中國將稀土出口管制升級,目的在於增強其在全球稀土加工的主導權及在與美國進行貿易、半導體及科技談判中的議價能力。此舉旨在利用稀土作為戰略籌碼,以獲取更多利益。

美國的稀土反擊策略,不是複製中國那種犧牲環境的大規模生產模式,而是透過創新技術,如連續離子交換、生物採礦等,來解決稀土提煉過程中的環保問題,同時提升產能。這顯示美國尋求的是永續且負責任的供應鏈。

中國稀土產業之所以能取得全球領先地位,其核心優勢並非獨有的技術(稀土提煉原理早由美國發明),而是源於其願意承受嚴重的環境污染,以實現大規模生產和低成本競爭。這種將污染成本轉嫁給自然和人民健康的方式,是美國不願也無法複製的。

美國政府透過國防生產法案,深度介入稀土產業,例如成為MP Materials的最大股東,並提供長期價格保障及採購合約,以支持國內稀土企業發展,確保國家關鍵材料的供應安全。這代表政府直接參與以對抗中國壟斷。

川普政府大幅鬆綁環境法規,將能源和礦業項目的審批流程從平均29年大幅縮短至數月,極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旨在加速國內稀土相關設施的建設和產能的提升。這是為了迅速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美國積極尋求與盟友合作,包括澳洲的Lynas以及與巴基斯坦簽署備忘錄,共同開發稀土資源,旨在建立一個不依賴中國的全球稀土供應鏈網絡。這項多邊合作策略是為了分散風險並削弱中國的壟斷地位。

分隔線

摘要 Abstract

✅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旨在增加對美貿易談判籌碼。
⚠️ 川普以加徵100%關稅反擊,形同貿易禁運,震動全球市場。
📌 中國稀土優勢源於犧牲環保與低成本大規模生產,非獨家技術。
💡 美國走創新技術路線,開發環保高效稀土提煉方式,拒絕複製中國模式。
⚙️ 美國政府透過政策、投資與法規鬆綁,加速國內稀土供應鏈重建。
⚖️ 川普政府大幅鬆綁環保法規,將審批時間從數十年縮短至數月。
🤝 美國積極與盟友合作,建立不依賴中國的稀土供應網絡,分散風險。
📈 美國稀土產能雖仍遜於中國,但「去中國化」的供應鏈已逐步成形。

分隔線

FAQ 測驗

1. 中國在此次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的主要戰略目的是什麼?
A. 提升在全球稀土加工的主導權及在對美談判中的議價能力。
B. 降低稀土開採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C. 限制美國F-35戰機的生產。
D. 促使全球稀土價格普遍上漲。

正確答案: A
解釋: 影片明確指出,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是為了強化其對全球稀土加工的主導權,並增加在與美國進行貿易和科技談判中的籌碼。

2. 面對中國的稀土策略,美國的長期反擊方式為何?
A. 模仿中國大規模、低成本且不計環境代價的生產模式。
B. 透過創新技術解決環保問題,同時提高國內稀土的生產效率和產能。
C. 完全停止所有稀土相關產品的進口與使用。
D. 僅依賴其他盟友的稀土供應,不發展國內產業。

正確答案: B
解釋: 影片強調美國不願複製中國的污染模式,而是選擇走創新技術路線,開發環保且高效的稀土提煉技術,並輔以政府政策支持國內產能。

3. 根據影片內容,中國在稀土產業之所以能領先全球,其真正的優勢在於?
A. 掌握了獨步全球、美國無法企及的稀土提煉核心技術。
B. 願意忍受嚴重的環境污染,以實現大規模生產和低成本優勢。
C. 全球最高的稀土礦藏儲量,且品質遠高於其他國家。
D. 能將稀土元素提煉至極高的純度,超越所有競爭者。

正確答案: B
解釋: 影片明確指出,中國稀土的核心技術並非獨有,而是靠著願意犧牲環境健康,進行大規模且低成本的生產,才得以掌握全球絕大部分的稀土加工產能。

✡ Oli小濃縮 Summary bot 為您濃縮重點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51_2qrYM

*

張貼留言 (0)
較新的 較舊

廣告1

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