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效應


研究人員以蘋果iPhone為例:「蘋果在2007年6月推出iPhone,很多人都排隊想成為第一批購買者。高期望帶來了高價格,初期的銷量很活躍,但是高昂的售價為消費者和評論家們詬病。因此,蘋果在9月份降價200到399美元。」


這種行為激怒了已經購買了蘋果的消費者,他們感覺被涮了,因此發誓不再購買蘋果產品。



市場營銷學教授Eric Anderson認為這是不明智的:「願意以599美元購買iPhone的人是蘋果的最忠實用戶,然而蘋果的降價讓他們受傷最深。蘋果雖然通過降低售價拓展了市場,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在如何保持用戶粘性上好好地上了一課。」


Anderson和麻省理工的Simester教授與零售商合作進行了一項測試:兩邊分別出售同樣的商品,其中一個在一段時間後大幅降價。結果,雖然降價帶來了短期內銷量的大幅增長,但是回頭客的數量顯著下降。


這種效應被稱為「抵制效應」




其實我是覺得,最近深受「抵制效應」所苦的,應該就是HTC了。


2011年的機海戰術根本就是重重的給忠實老顧客好幾巴掌,


不斷的讓他們受傷,雖然拓展市場,但是卻讓已經持有的客戶不再信任HTC

張貼留言 (0)
較新的 較舊